孝顺父母要趁早

国庆假期,回了一次老家。进入村头,冷冷清清,路上没有几个人,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,留守的都只是一些老年人。看着自家久无居住的房子,到处都是灰尘,房屋四周也是野草丛生,隔边的邻居家也都是大门紧闭。看着是一片荒芜的景象,一种落漠涌上心头,心像打烂了的五味瓶,很不是滋味。以前有父母守家, 会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。一进家门,母亲就拿着我的手总有说不完的话。

记得每次离家的时候,母亲总会一个劲的叮嘱路上要小心,到了要打电话回来之类的,生怕有什么闪失。并说:”在外面你早上要吃早餐,早上不要空腹。”其实这哪里还用得着您操心,您保重自己就好了。我们都长大独立生活了,可她仍然是这样的关怀备至。诗曰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”儿子的远方有多远,母亲的牵挂就有多远,真是母爱无疆。

也不知是为什么,以前父母在的时候,没有经常想回家的念头,拼命地在外面努力奔波,寻找着我们自己所谓的梦想,现在父母离开了,却又愈加的想念,有种非常怀念的感觉。无论我们走多远,离开多少年,对故乡的情感却是有增无减,因为只有生我养我的地方,才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。老房子就是我们的根,对于家的记忆是刻在我们灵魂深处,永远无法磨去的痕迹。

当要回城的晚上,看着墙上父母的遗像,满脑子都是一幕幕的回忆:2014年的春节是陪父母亲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。当时母亲行动越来越来不方便了,食量也越来越小,父亲也没精力招呼母亲,所以母亲就只能接到姐姐家照料。幸好有个这么好的姐姐,她是对父母付出得最多的了,也是陪伴母亲最后岁月最长时间的人,我真是心存感激。我回家时接母亲回来,当时是从三楼把母亲背下来的,想着日渐衰弱的母亲晚年这么磨难,内心泛起一阵阵的酸楚之情。春节过后我还是只能送母亲去姐姐家照料,临别的时候,我抱着消瘦的母亲在怀里泪水潸然而下,谁知这一次的离开是与母亲的永别。

太约过了一个多月,我和母亲通电话,母亲她说真的不行了,我安慰母亲说:“不会的,你要坚持着,过段时间我会回来看您的。”在没过几天的一个晚上,我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,犹如晴天霹雳,回家的路上,一直泪如泉涌。

在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十多天后,父亲又突发急病,我急急匆匆又赶回去,当时父亲已经进了手术室。我想母亲去世的时候我都没在身边,对父亲的这一次真的不能巯怱了。然而在第三天晚上,重症监护室传来消息,父亲已抢救无效。

短短的十九天时间里,父母的双双离世,感觉是天崩地裂,心如刀绞。因为还没能来得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内心总有深深的愧疚之情,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不能释怀。子欲孝,而亲不待,感觉回家是悲途。

记得前不久台湾艺人费玉清说父母的离开让他顿失归属,到哪里都触景伤情。对此我深有体会,所以孝敬父母要趁早,有喜欢吃的就尽量让他们尝尝,常回家看看,就是最好的孝顺。若父母走了,想要孝敬的机会都没有了。你对父母有什么难舍的情感,欢迎评论、分享并关注,谢谢!

一、孝敬父母,等于供佛

古圣先贤说,父母是我们的第一大福田。行孝道是就是种福田,比求神拜佛功德还大。所以,在家孝父母,不必远烧香。佛经记载,遇到灾年,很多人都饿死,佛托钵乞讨3天没有要到吃的,饿的不行。这时有个来请教问题的出家人觉得不是滋味,心想:佛是无上福田,众生拥护,于是就自己仅有的饭钵和衣服卖掉,换了一钵饭食供养佛。佛知道后,告诉他说:比丘呀,衫是诸佛之壮相,因缘极尊、极重、极恩,你却拿它来换饭给我吃,但我没有这样的福报消得这一钵饭,只有你的父母能消受。

 

二、孝顺父母为世间最大功德

“堂上有佛二尊,懊恼世人不识,不用金彩妆成,不由旃檀雕刻,即今现在双亲,便是释迦弥勒,若能诚敬得他,何用别求功德”。

若能孝顺父母师长,礼敬三宝贤仁,不必四处祈求,则可得四种福报:颜色端正、气力丰强、安稳无病、健康长寿。

孝为百善之首。不孝父母,拜佛无益。如果连对自己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照顾好,一切其他的善只能是伪善。

现在很多人迷信呐!自己跑到外面烧香,却不知道,在家佛就是父母啊!有对佛菩萨的恭敬心,用在父母身上,那你的福报可就大了。

 

如果把父母扔在家里当“地”,把孩子惯得没有底线,孩子就难管了,因为孩子变成天了,天塌地陷嘛!所以,对父母好,其实是对自己好。堂上父母不孝顺,远处求佛有何用?要知道,“家家弥陀佛,户户观世音”啊!

 

“孝”,是连接上下的通道,以祭祀通天,以传承通地,打开福慧的源流,接通福缘慧根。力行孝道,上对得起列祖列宗,下对得起子孙后代,则接通福慧之脉,打开你的财富和幸福之道。

 

“孝”为百善之首,亦是做人的根本。太虚大师说:“人成即佛成”。如果我们连做人都没做好,将来怎能成贤成圣呢?中国人重视“孝悌”,其中‘孝’是没有代沟的,上下一体,是“一”而不是“二”。

 

即上一代及上上代“老”的祖先,下一代及下下代的子子孙孙,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,本是一体,也就是“竖穷三际”。在家庭中兄友弟恭,在社会中,四海之内皆兄弟,《孟子》中有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就是‘横遍十方’。

 

所以,展开来看,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‘孝’字而已。

 

因此,孝道不圆满,人绝对不会圆满。佛家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,这是把孝顺父母的心发扬光大,扩大到尽虚空遍法界!所以,佛陀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教给我们的就是一个“孝”字而已。

 

发表评论